近日,《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党支部积极响应,向研究会院士专家顾问团、49个分支机构、全体党员干部以及工作人员发出《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的通知》,全面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高松柏书记带头学习,发出《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精神,扎实推进中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深入发展》学习心得体会。对全会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研究会全体党员同志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刻理解与践行能力,更好地将健康理念融入老年健康保健等相关工作中,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坚定文化自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的重大部署。
二、传承精华,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全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分重视、十分关心,他提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真正把中医古代精华保护好、传承好,首先需要我们以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为抓手,做好顶层制度和技术设计。加强古典医籍研究和利用,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弘扬中医药文化教育,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中医药文化学科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真正把中医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健康中国和人类健康服务。
(一)民间中医药研究领域方面
201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立了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任命我担任首任室主任。在这期间,先后厘定了民间中医药的概念;挖掘、整理出15种濒临消亡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出版《四种濒临消亡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五种濒临消亡的非药物脊柱调理技术》《民间特色疗法精粹》《15种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等专著;研究制定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气色形态手诊为示范开展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多种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首次提出了“技术持有人—专家—政府—市场”四方互动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机制;
(二)在中医药法治化和数据库建设方面
2019年,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议,推动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2020年,形成了《国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入库与代表性名录发布暂行办法(草案)》(讨论稿)。协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草案)意见征求。
(三)在中医药数据库建设方面
制定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收集整理技术规范》《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方案》,形成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分类收集方案。2020年9月,全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培训会议召开,对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队伍进行培训。建设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收集系统,建设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网站,收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申报项目。
(四)在保护名录方面
形成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第一批古籍名录,已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以上工作的实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日益完善,改革中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决心和信心。
三、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源于经验而成熟为经典理论,在于其产生发展过程充分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多学科知识和人文智慧形成的治未病、治已病的百科全书。时至今日,中医药的创新,意味着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和民众需求,既与现代医药学、信息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相关学科融合,又对秘方验方加以更新创造,进一步创新、完善、振兴中医药。从一定意义上讲,传承是关键,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四、内外兼修,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积累的原创知识财富,如何保护好、继承好并利用好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速建立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相互衔接并相互补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2023年,我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召开的“关于传统知识数据库的专家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中的现有成绩和经验,并对WIPO全球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意WIPO设立传统知识门户网站,但各国传统知识数据库不交于WIPO,仅在门户网站上建立相应的链接;数据库的内容不涉及来源地、所在国和权利主体敏感信息。”这一建议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支持。这是基于国际上对于传统知识的权利和数据库的使用及访问权限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而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走在世界前列,随着目前全世界对传统知识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我们发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所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发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铺平道路,保护国家利益。
五、开放包容,谱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我们应当以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深化中医药产学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通过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世界贡献更多蕴含中国智慧的中国医药、中国处方。
六、“治未病 调慢病 抗衰老”,中医药助力“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增加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建成老年医学中医药高地。
研究会高松柏会长在带领研究会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中也多次提到:我们作为国家一级社会组织,就要把习总书记提到的‘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优势,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养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传统医学、自然医学、现代医学“三大医学体系”相协同的综合优势,全面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健康保健服务体系。
因此,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嘱托,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贯彻落实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中医药发扬光大,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