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阅近年来我国衰老与抗衰老机制的研究成果,加强老年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加快发展转化医学,以应对我国快速老龄化的挑战,2015年4月10~12日“第五届中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在深圳召开。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与转化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基础医学学组以及深圳大学为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
在大会开幕式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童坦君院士、深圳市卫计委主任许世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家睿教授以及中国老年学学会秘书长翟静娴教授分别进行大会致辞,从基础研究、人群转化、学科建设、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进行了展望和良好祝愿。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童坦君院士以“人为什么会衰老?”为题,围绕衰老及其机制、延缓衰老研究的最新进展、我国衰老相关研究的良好前景,进行了主旨鲜明深入浅出的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德培院士报告了“Protective Roles of SIRT1 in 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的最新进展,他们发现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对于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和血管重构至关重要,这种作用依赖于SIRT1转录的抑制,由此揭示了在血管增殖病理调控中迄今为止尚未被认识的“IRF9–SIRT1轴”,SIRT1及其激活剂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新的治疗靶点。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973”首席专家田小利教授报告了他们在“内皮细胞衰老的内在编程与标志物”的最新发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陶军教授报告了“血管内皮衰老的分子机制与细胞修复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副院长长江学者李保界教授报告了“mTOR信号通路在衰老中的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苗登顺教授报告了“活性维生素D在抗衰老和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深圳大学基础医学院周光前教授报告了“基于激活内源性再生机制的衰老相关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的杨泽教授以“巴马人健康长寿的分子机制”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香港大学医学院周中军教授报告了“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laminopathy‐base premature aging”。中山大学抗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松阳洲教授报告了“Telomere signaling networks in aging and cancer” 中的重大科学发现。
本届大会还开设了“老年基础与转化医学”、“老年病防治”、“药物及中医药抗衰老”、“皮肤衰老及面部年轻化”共4个论坛,安排近40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在不同主题的分会场进行了研究进展报告。此外,来自北京大学、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6位青年科研工作者获得了本次大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
此次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学术平台的搭建和交流,使得国内主要衰老和老年医学研究的团队能共聚一堂,搭建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和多元合作,使得基础研究和转化需求能够有机结合,最终有利于衰老问题攻克和健康促进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