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

    电话:010-65283439

  •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 邮箱地址

    邮箱:mishuchu@caogr.org

当前位置:首页> 标准规范 >锥板法全血黏度检测(征求意见稿)

锥板法全血黏度检测(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来源:浏览:144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中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喻超,龚美亮。


引言

血黏度是血液流变学中是最重要的指标,为观察人体血液黏滞性提供重要参考。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血流变学研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达到研究热度与医疗市场应用的最高潮,当时由于检测原理及条件不同,检测设备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标准物质,实验室检测准确度不高、重复性差,致使其临床应用逐渐衰退。

全血黏度检测方法主要有旋转法(锥板法、圆筒式、双隙圆筒式)和毛细管法(比对法、直测法-压力传感器法)两大类而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是目前医学实验室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自1951年血流变学概念在美国被首次提出,至今已发展约70余年,随着检测技术的革新及标准物、质控物的问世,使得全血黏度的检测质量大为提高。但样本采集、转和保存,抗凝剂的选择检测仪器、校准物质人员操作等诸多因素缺乏标准化均可影响检测结果,极大程度限制了临床的有效应用。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锥板检测全血黏度的检验程序,以促进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试验的规范应用和质量保证。

 


锥板法全血黏度检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锥板法全血黏度检测的全过程,包括检验前过程、检验和检验后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医学实验室使用锥板法检测全血黏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576.1-2018/ISO 15189:2012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2576.2-2021/ISO 15189:2012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2部分:临床血液学检验领域的要求

GB/T 22576.2-2021/ISO 15189:2012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4部分: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要求

GB/T 14710-2009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WS/T 402-201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641-2018 临床检验测定室内质量控制

WS/T 407-2012 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

WS/T 492-2016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

YY/T 1460-2016 血液流变仪

YY/T 0314-2021 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词

GB/T 22576.1-2018以及下列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锥板法 cone plate method)

使血液处于旋转状态,由两个同心表面(其中一个为可旋转的圆形平板,一个为圆形锥)构成的测量组件,测定其剪切率对应血液表观黏度的方法。

3.1.2 全血黏度 whole blood viscosity)

血液流动时对应于某一剪切速率下呈现的黏度

3.1.3 切变率(shear rate)

平行临近层之间相对运动的形变对时间的变化率

3.1.4 校准物质(calibration material

根据规定的测量程序,用于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的测量标准。

3.2缩略语

下列略缩语适用于本文件。

3.2.1 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乙二胺四乙酸

3.2.2 TEa:Total allowable error,允许总误差

3 检验前过程

检验前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室与临床交流和培训、检验申请、受试者准备、血液样本采集与抗凝、样本保存和运送、样本接收。

4.1 实验室与临床交流和培训

4.1.1实验室应与临床医生交流,辅助医生理解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合理解释检测结果。

4.1.2实验室应对样本采集人员培训“受试者准备”、“血液样本采集与抗凝”相关内容。

4.1.3实验室应对本运送人员培训“样本保存和转运”相关内容,保证检验前的样本质量。

4.2 申请单信息

申请单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患者身份识别,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唯一标识(如住院号或个人保健号)

b)医师、医疗服务提供者或其他依法授权的申请者的姓名或其他唯一识别号,报告的目的地;

c)原始样本类型;

d)申请的检验项目;

e)与患者相关的相关临床资料;

f)原始样本采集日期,采集时间;

g)样本接收日期和时间。

4.3受试者准备

4.3.1采血前准备

受试者宜空腹,采血前24小时应避免进食高脂食物,不宜饮酒。

4.3.2生理因素的影响 

应注意年龄和经期等生理因素对全血黏度的影响。

4.3.4 其他要求 

宜在输液结束3h后采血;对于输注成分代谢缓慢且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如脂肪乳剂)的宜在下次输注前采血。

4.4 血液样本采集与抗凝

4.4.1 血液样本采集

4.4.1.1 血液样本采集应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肘前静脉采集,不应拍打采血部位;不宜使用止血带,如需使用止血带,在针插入血管见回血后应立即释放止血带。

4.4.1.2 采血过程不应超过1min。

4.4.1.3血液样本采集宜使用22G针头。

4.4.1.4血液样本采集容器宜使用真空负压采血管。

4.4.1.5 血液采集量应符合检测设备的要求。

4.4.2 血液样本抗凝

4.4.2.1 血液应使用经干燥处理的肝素抗凝,抗凝比例为10~30IU/mL血液

4.4.2.2 使用不同种类真空负压采血管同时采血时,采血顺序应符合WS/T 661-2020的规定。

4.4.2.5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后,立即将抗凝管轻轻颠倒混匀6~10次;不应过度混合或搅拌。

4.5 样本保存和运送

4.5.1 血液样本管应立即送检、加盖置于室温(20~25)℃保存,不可冷冻;如需延长保存时间,应将血液本置于2~8冷藏不超过12小时

4.5.2 血液样本转运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

4.5.3 血液样本应在采血后宜静置20分钟后开始检测,并在4h内完成测试。

4.5.4 血液样本于2~8冷藏时,在室温(20~25)下充分复温后4小时内完成检测

4.6 样本接收

当存在血液抗凝剂种类及比例不符合检测要求、采血量不准确、凝血、严重溶血和采集超过4h的血液样本等,实验室应拒收并进行记录。特殊情况下,如对不合格样本进行了检测,应在最终报告中说明不合格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 检验过程

5.1人员培训

实验室质量负责人应学习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范围,识别检测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试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岗位资质后才可进行试验操作。

5.2样本制备

不论检测设备是否具有自动混匀功能本加载前应先充分地手动缓慢颠倒混匀,再对待测本进行检测,避免血细胞沉降引起的检测误差

5.3检测系统及要求

5.3.1 检测原理:

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清洗液、加样系统、温控系统和锥板检测系统。锥板检测系统由相互同心的一个圆形锥和一个圆形平板组成。测量时,将样本加入到圆锥和圆形平板的腔隙内,圆形平板由一个电机驱动旋转,当圆形平板旋转时,平板与圆锥之间由于相对旋转而产生了剪切速率,使其中样本产生了相对流动。由于样本具有黏度,所以锥板之间会产生一个剪切应力。剪切应力所产生的扭力传到相对静止的圆锥上,此时圆锥会随之偏转一定的角度,在相同的转速下,样本的黏度越大,剪切应力越大,圆锥偏转角度也越大,所以偏转角度与力矩及力矩与本黏度呈正比关系

5.3.2 工作环境

检测设备应按安装要求调整水平,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无剧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

5.3.3 设备校准和计量学溯源

应遵循制造商的校准程序,至少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性能进行校准,如吸样、检测、温控等。

实验室使用的校准物质应可溯源至较高计量学级别的参考标准,如国家标准物质。

校准时机的选择:

a检测设备在新安装、投入使用前

b)每12个月,或当12个月内样本测试数达到制造商要求进行校准的限值时

c)检测设备在重新安装、搬动、关键部件维修后,及操作软件有改动或更换时;

d)检测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测量数值有明显偏差时

5.3.4 温度控制

本测量区温度应在设定值±0.5℃范围内

5.3.5 加样精度

标本加样量应准确,不小于检测设备的标称量

5.3.6 试剂及清洗液的保存与使用

应符合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不同清洗液不可混用

5.3.7 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

检验结束对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符合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

5.4 质量控制

5.4.1 室内质量控制

5.4.1.1 总体要求

宜选用检测系统配套的非牛顿流体质控物

若使用检测系统非配套的非牛顿流体质控物,应对选用的质控物均质性、稳定性、浓度水平进行适用性评估。

5.4.1.2 质控物浓度水平

至少选用2浓度水平的质控物,且浓度应处于临床有意义的浓度范围内。制造商标示“标准值”仅供参考,实验室应通过检测确定质控物均值,累积的靶值宜在配套定值质控物的允许范围内。

5.4.1.3 质控频率

检测标本当天至少对质控物检测1

5.4.1.4 质控规则

质控规则应至少使用13S22S规则,以检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5.4.1.5 质控项目

质控项目应至少包括1s-1低切50s-1中切200s-1高切下的全血黏度。

5.4.2 室间质评

实验室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能力验证/室间质评活动

5.4.3 检测结果一致性

5.4.3.1 1台检测设备有2个及以上独立检测通道时,通道间全血比对结果的相对偏差绝对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

1 不同通道间全血黏度检测的相对偏差要求

切变率(s-1

全血黏度(mPa•s)及相对偏差要求

1

10-30mPa•s

相对偏差≤5%

50

2-7mPa•s

相对偏差≤5%

200

1-5mPa•s

相对偏差≤3%

5.4.3.2 当实验室有多台相同检测设备时,应每年至少比对2次,样品数量不少于5份,样品浓度水平应覆盖测量范围,相对偏差≤1/2Tea

5.4.3.3 不同制造商的检测系统间不宜进行比对,但应进行医疗安全风险评估。

5.5 检验程序验证及确认

性能验证内容至少包括重复性、正确度、样本携带污染率、连续工作时间等,应符合2,表3,表4,表5的要求

2 全血黏度检测的重复性要求

切变率(s-1

全血样本黏度(mPa•s)及重复性要求[CV(%)]

1

10-30mPa•s

CV(%)≤5%

50

2-7mPa•s

CV(%)≤3%

200

1-5mPa•s

CV(%)≤3%

 

3 全血黏度检测的正确度要求

切变率(s-1

非牛顿标准物质黏度(mPa•s)及相对偏差要求

1

10-30mPa•s

相对偏差≤5%

50

2-7mPa•s

相对偏差≤5%

200

1-5mPa•s

相对偏差≤3%

 

4 全血黏度检测样本携带污染率要求

切变率(s-1

样本携带污染率要求

50

≤5%

 

5 全血黏度检测连续工作时间要求

切变率(s-1

非牛顿标准物质黏度(mPa•s)及相对偏差要求

50

5±1)mPa•s

相对偏差(8h后同一样本相对于初始时的黏度值)≤5%

 

当实验室检程序与检设备标准操作程序不一致或发生变更时,应行性能确认,性能确认项目应至少包括:重复性、样本携带污染率、正确度等,宜参照YY/T 1460-2016WS/T 492-2016

5.6 参考区间

各实验室宜根据本实验室检测体系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

实验室可参考制造商提供的参考区间,但试验前需根据本实验室检测体系进行验证。

建立参考区间应符合GB/T 22576.1-2018中5.5.2和WS/T 402-2012的规定。

6 检验后过程

检验后过程主要包括结果报告和结果解读。

6.1 结果报告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检验项目、发布报告的实验室、患者的唯一识别、检验申请者识别、原始样品采集的日期和采集时间、全血黏度(低切:1s-1切变率,中切:50s-1切变率,高切:200s-1切变率)、参考区间、检验结果、结果解释(适当时)和授权发布报告者、报告及发布的日期和时间。

全血黏度报告单位应为:mPa·S

6. 2结果解读

6.2.1临床实验室中解读检验结果的医师应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

6.2.2全血黏度检测结果易受检验前、中、后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与临床预期不符的结果,应予复查,不应仅根据1次检测结果,进行结果解读。

6.2.3全血黏度是血细胞浓度及其形变能力、血浆黏度等周身血流特性的综合表现,且易于量化反映血液流动的黏滞性,但通不应作为疾病特异性诊断的独立依据。

6.2.4 全血黏度检测结果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用药史、膳食因素评估,并联合其他实验室检查,再做恰当解读。

6.2.5 全血黏度检测的应用要注重定期监测,对检测历史结果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1-92.

[2]丛玉隆,黄柏兴,霍子凌.临床检验装备大全(第2卷)仪器与设备[M].科学出版社.2015.

[3]丛玉隆.重视老年检验结果参考区间的调查与制定[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1):3-6


下一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关于《中国老年健康状态综合评估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